close

  忠縣忠州豆腐乳 記者 鄒飛 實習生 蔣興宇 攝
  “非遺”產業化難題
  1 傳統工業如何工業化
  2 非遺傳承人資金不足
  3 非遺傳承人缺市場化思維
  商報記者 劉曉娜
  近日,我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佈,新增11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擁有39項國家級、388項市級非遺項目。
  不過,翻開這本厚厚的非遺名錄,我們發現有的已賺得盆滿缽滿,名利雙收;有的卻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。為何同為“非遺”境遇迥異,如何讓“非遺”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,成了“非遺”傳承者們憂心的問題。
  成績
  榮昌陶遠銷30多國和地區
  榮昌,安富街道,一個因陶器自宋代起就繁榮的地方。
  擁有800年曆史的榮昌陶,曾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。2011年,這項古老的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如今,榮昌陶正不斷地煥發出“吸金力”。目前,在榮昌安富街道,共有陶瓷企業20餘家,從業人員6000多人,每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。古老的工藝,在這裡變成一件件生活用品、工藝品,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  在榮昌,比陶器稍早成為國家級“非遺”的夏布,目前加工企業已有1300多家,從事種麻、績紗、編織、銷售的人員已達10萬人,年產值16億元,產品銷往韓國、東南亞地區。
  一塊豆腐乳年產值8000萬
  距離榮昌250多公裡外的古城忠縣,一塊豆腐乳正在不斷“釀造”財富。“石寶寨”牌忠州豆腐乳,早已從一個地方品牌,變成在國內外市場與北京王致和等知名品牌競爭的大品牌。“現在一年產值8000萬元左右。”忠州腐乳釀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代平告訴記者。
  重慶的“非遺”,像忠州豆腐乳一樣知名的特產不少。比如,梁平張鴨子、江津米花糖、合川桃片等,它們幾乎都包含著幾代人的故事。
  遺憾
  東溪腐乳銷售仍困守綦江
  不過,當你仔細翻閱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,仍會有些遺憾:很多同樣歷史悠久、躋身“非遺”的特產始終不溫不火,有的甚至尚未走出大山。
  在重慶,有“非遺”頭銜的豆腐乳有好幾個:忠州豆腐乳、豐都仙家腐乳、綦江東溪腐乳。但綦江東溪腐乳年產值還不到忠州腐乳的十分之一。
  “目前我們主要在綦江銷售,尚未進入重慶主城的超市。”綦江東溪腐乳釀造有限公司廠長熊禮華告訴記者,解放前東溪鎮上有10多個廠家生產腐乳,“現在只剩我們一家了。”即便現在“一家獨大”,但年產值也僅五六百萬元,只能養活二三十個工人。
  灰豆腐傳承人只能養家糊口
  在彭水黃家鎮一帶,與灰一起炒制而成的灰豆腐是一道美食。然而,這種摻雜“灰”的製作方法,卻成了灰豆腐發展的障礙。
  “製作過程必須要用到草木灰或桐殼灰,現場灰塵很大。”彭水灰豆腐傳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樹成說,他曾經想辦個廠生產灰豆腐,但被告知生產環境污染大很難得到審批,他就放棄了。
  現在,馬樹成在黃家鎮經營著生產灰豆腐的小作坊,供給當地和彭水縣城的餐館,生意很好。但由於規模小,只夠養家糊口。重慶主城有兩家餐館找他供貨,由於沒有密封包裝,只能讓對方到彭水縣城拿貨。
  與馬樹成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奉節的肖永東,他是夔梳第四代傳人。
  “我祖父那一輩就已開廠生產夔梳,當年說起‘肖梳子’遠近都知道,後來到爺爺那一輩公私合營……”肖永東說,到他這一代,工廠已不存在。1993年,他打算復興夔梳,籌集了2萬元,找了20多個工人準備大幹一場。但沒多久就遇到資金難題,“買原料黃楊木需要大量墊資,養那麼多人也要錢”。無計可施的肖永東只好辭退工人偃旗息鼓。
  困局
  傳統技藝 成為產業化掣肘
  “堅持純手工製作,生產規模就上不去。”武隆羊角豆腐干傳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梁啟超告訴記者,他的手工作坊沒有機器,就是為保持產品細膩、柔韌的口感,但每天產量僅1噸左右。而另外兩家用機器生產的廠家,一天產量就可達3噸。
  “人工費越來越高,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。”熊禮華說,綦江東溪腐乳的發展同樣受制於傳統手工製作。如果不堅持傳統手工製作,還是傳統的味道?肖永東表示:“不用手工做就不是夔梳了。”馬樹成也說:“有機器能解決灰的問題?沒想過。”
  資金不足 傳承者不懂市場
  榮昌陶和夏布之所以發展得如此好,與政府的支持密切相關。其實,上世紀末榮昌陶一度處於“低谷”,產量大幅萎縮。在生死邊緣,榮昌縣政府通過設立專項資金、引導民營企業參與等舉措,逐漸讓榮昌陶煥發新的生機。
  “我們的項目本身有市場價值,但是缺乏資金、政策支持,靠自己很難做起來。”肖永東說,對於夔梳的產業化發展,如今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。同樣,馬樹成想把灰豆腐小作坊做成像樣的企業,但當了一輩子手藝人,他不懂如何運作企業,甚至連如何成立公司也不清楚。
  出路
  傳承精華 用好機器的“手”
  “傳統技藝的傳承應該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,要想辦法用科技的手段承接傳統技藝。”黃代平說,在合理的融入科技後,其實機器製作與手工製作的原理都一樣,區別隻在於是機器的“手”還是人的手。忠州豆腐乳之所以能走出國門,首要原因就在於多次改進產品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,打造了全自動化生產線。
  “當然,在自動化生產中,我們保留了傳統的精華。”黃代平說,從清朝時期就保留下來的“菌種”便是豆腐乳生產的核心競爭力。
  “其實好酒也要會吆喝,品牌營銷、廣告宣傳必不可少。”黃代平說,去年,他引入“工業旅游”模式,每天接待幾百人參觀,塑造品牌影響力。
  “我們已進入盤溪批發市場,接下來跑銷路、打廣告是主要任務。”梁啟超也告訴記者,如果銷售得好,會考慮多增加工人擴大產量。
  政策扶持 撬動民間資本激情
  在重慶,大多數非遺項目傳承人,其實都是馬樹成這樣的手藝人。要靠他們一己之力完成產業化,似乎有點艱難。
  “非遺項目要實現產業化,就離不開技術投入、資金投入,這需要社會資本的參與。”黃代平說,首先需要當地政府出台具體的扶持政策,才能撬動民間資本的激情。
 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非遺處處長王發榮告訴記者,今年他們將重點到渝東北、渝東南調研當地的非遺項目傳承和產業化發展情況,推動非遺項目產業化扶持政策的出台。  (原標題:重慶特產走出大山 如何搭“非遺”快車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h92yhrzx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